形态特征
常綠闊葉大喬木,樹冠圓球形;樹勢強健,枝條挺拔,十分緊密。樹皮灰色,皮孔圓或橢圓形,數量中等。标準株分枝力平均2.7個;春梢比較粗壯,長度平均15.9cm;節數平均7.0節/梢,其中有葉節數平均4.2節;腋芽的芽體較大,平均33.8枚/梢,每節單側3芽以及3芽以上疊生率占69%。葉色深綠,革質,富有光澤;葉片橢圓形,葉長7.8-11.5cm,平均10.4cm,葉寬3.2-4.7cm,平均4.1cm,長寬比約為2.5;葉面不平整,葉肉凸起;側脈8-10對,網脈兩面均明顯;葉緣微波曲,反卷明顯;全緣,偶先端有鋸齒;葉尖短尖至長尖;葉基寬楔形,兩邊常不對稱,并與葉柄連生;葉柄粗壯、略有彎曲,平均長0.9cm。花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花冠斜展,裂片微内扣,卵圓形;花色黃,有濃香,不結實,花金黃色,香味濃,開花量多,每年秋季開花。
産地生境
金桂适應性強,比較耐陰。在蘇州光福桂花産區,2年生壓條苗栽植後一般5-7年生即可開花;在當地,‘金桂’一般不用作采花品種,原因是它的花梗較短,并且鮮花的含水量高,加工後成品率較低,質量又不如‘晚銀桂’和‘早銀桂’等主栽品種好。為此,聞名遐迩的‘金桂’在蘇州多用作觀賞栽培苗出售。1
繁殖方法
播種、壓條、嫁接和扡插法繁殖。當年10月秋播或翌年春播,實生苗始花期較晚,且不易保持品種原有性狀。壓條繁殖,用于繁殖良種。嫁接繁殖是常用的方法,多用女貞、小葉女貞、小蠟、水蠟、流蘇和白蠟等樹種作砧木,行靠接或切接。扡插繁殖多在6月中旬至8月下旬進行。移植常在秋季花後或春季進行,也可在梅雨季節移栽,大苗需帶土球,種植穴多施基肥。盆栽桂花,夏季可置庭院陽光之下,不需遮蔭,冬季在一般室内即可安全越冬。
栽培技術
整地
選擇光照充足、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通透性強、排灌方便的酸性(PH值為5.0—6.5)沙性壤土作培植圃地。在移植的上年秋、冬季,先将圃地全墾一次,并按株行距為1米x1.5米(2年後待其長粗長高時,每隔一株移走一株,使行株距變為2米x1.5米)、栽植穴為0.4米x0.4米x0.4米的規格挖好穴。
每穴施入腐熟性平的農家肥(豬糞、牛屎)2—3公斤、磷肥0.5公斤作基肥。将基肥與表面壤土拌勻,填入穴内。肥料經冬雪春雨侵蝕發酵後,易被樹苗吸收。
移栽
在樹液尚未流動或剛剛流動時移栽最好,一般在2月上旬至3月上旬進行。取苗時,盡可能做到多留根、少傷根。取苗後要盡快栽植,需從外地調苗的,要注意保濕,以防苗木脫水。栽好後要将土壓實,澆一次透水,使苗木的根系與土壤密接。
移栽時間:以1月中旬至2月上旬為好。此時樹木處于休眠狀态,移植後不久,活動力轉強,易成活。忌夏季移栽。 截枝:它有處于降低樹内的養分消耗量和水分蒸騰量。截枝量的多少依樹齡大小和生長勢強弱确定。上百年的老樹因生長勢弱要少留枝或不留枝。生長勢強的和樹齡小的可适當多留些枝。在截枝時先要除去病蟲枝、徒長枝和交叉枝。之後,用凡士林或波爾多液塗抹傷口,以避免病蟲危害和雨水侵蝕。
斷根:為提高桂花大樹移栽成活率,在移植前的1-2年春季分别斬斷1/2的根,斬斷處離樹樁距離為樹樁直徑的2—3倍,再在斷根上塗抹百萬分之五十至一百的GGR6号溶液或0.1%吲哚乙酸溶液,覆好土澆透水,讓其長出新根。
取樁:開挖的确定土球大小,一般為樹樁地徑的4—6倍.确因地徑太粗難以起運的,也不得小于3陪。邊挖邊用濕草簾和草繩捆紮土球,以防松散。樹的大根用鋸子鋸斷,并在鋼口塗以GGR6号等生根粉。挖好後,用濕草簾和草繩包好捆實,草繩捆至樹幹2.5米高。
運輸:運輸時要輕裝輕放輕卸。裝車時要将大樹固定好,并隔以緩沖物,防止樹木碰撞,以免傷及皮部、碰散土球。途中要注意保濕。
栽植:在栽植的1個月,先挖好種植穴,穴的規格為土球的1.5-2倍,再在穴内填入菌根土,并攔腐熟性平的農家肥5-10公斤,速效磷肥2公斤,灌水備用。栽植時用吊車将大樹吊下輕輕放入種植穴内,用剪刀剪開包裝草簾和草繩,再回填廄土,踩實、澆透水。
水肥管理
移栽後,如遇大雨使圃地積水,要挖溝排水。遇幹旱,要澆水抗旱。除施足基肥外,每年還要施3次肥,即在3月下旬每株施速效氮肥0.1—0.3公斤,促使其長高和多發嫩梢;7月每株施速效磷鉀肥0.1—0.3公斤,以提高其抗旱能力;10月每株施有機肥(如農家肥)2—3公斤,以提高其抗寒能力,為越冬作準備。
修剪整形
桂花萌發力強,有自然形成灌叢的特性。它每年在春、秋季抽梢二次,如不及時修剪抹芽,很難培育出高植株,并易形成上部枝條密集、下部枝條稀少的上強下弱現象。修剪時除因樹勢、枝勢生長不好的應短截外,一般以疏枝為主,隻對過密的外圍枝進行适當疏除,并剪除徒長枝和病蟲枝,以改善植株通風透光條件。要及時抹除樹幹基部發出的萌蘖枝,以免消耗樹木内的養分和擾亂樹形。
松土除草
在春、秋季,結合施肥分别中耕一次,以改善土壤結構。越冬前壘蔸一次,并對樹幹塗白一次,可增強抗寒能力。每年除草2—3次,以免雜草與苗木争水、争肥、争光照
“金桂”是桂花的一個品種,也是觀賞價值、經濟價值和實用價值三者都很高的桂花品種。金桂花朵金黃,花香馥郁,葉片濃綠,在衆多桂花中觀賞價值最高,古代即盛行栽培.養育,而今已推廣到全國各地。
金桂
病蟲防治
桂花褐斑病、桂花枯斑病、桂花炭疽病是桂花常見的葉部病害,這些病害可引起桂花早落葉,削弱植株生長勢,降低桂花産花量和觀賞價值。
桂花褐斑病,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小黃斑點,逐漸擴展成近圓形病斑,直徑2至10mm,或因病斑擴展受葉脈限制成為不規則病斑。病斑黃褐色至灰褐色,病斑外圍有一黃色暈圈。褐斑病一般發生在4至10月份,老葉比嫩葉易感病。病原菌以菌絲在病落葉上越冬,次年春季産生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分生孢子由氣流和雨滴傳播。
桂花枯斑病,該病病原菌多從葉緣、葉尖端侵入,發生在葉片的葉緣和葉尖。發病初期,葉片上産生淡褐色小點,逐步擴大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病斑,後擴大為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灰褐色大斑,邊緣為深褐色。枯斑病發生在7至11月份,在環境條件不好的棚室内全年可發生。病菌以分生孢子借風、水傳播侵染。高溫、高濕、通風不良的環境有利于發病。植株生長衰弱時及越冬後的老葉及植株下部的葉片發病較重。
桂花炭疽病,該病侵染桂花葉片。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褪綠小斑點,逐漸擴大後形成圓形、半圓形或橢圓形病斑。病斑淺褐色至灰白色,邊緣有紅褐色環圈。在潮濕的條件下,病斑上出現淡桃紅色的黏孢子盤。炭疽病發生在4至6月份。病原菌以分生孢子盤在病落葉中越冬,由風雨傳播。
防治措施,首先要減少侵染來源。秋季徹底清除病落葉。盆栽的桂花要及時摘除病葉。其次加強栽培管理。選擇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或基質栽植桂花;增施有機肥及鉀肥;栽植密度要适宜,以便通風透光,降低葉面濕度減少病害的發生。
科學使用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灑1:2:200倍的波爾多液,以後可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至1500倍液。重病區在苗木出圃時要用10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
主要價值
功能主治,花:散寒破結,化痰止咳。用于牙痛,咳喘痰多,經閉腹痛。果:暖胃,平肝,散寒。用于虛寒胃痛。根:祛風濕,散寒。用于風濕筋骨疼痛,腰痛,腎虛牙痛。
‘金桂’樹形好、長勢好,花色、花香和花量又全面勝人一籌,從而成為我國南方各地園林競相引種栽培,特别是用作觀賞栽培。‘金桂’在一些大型綠地、公園都有栽植,也可作為郊區或旅遊觀光點的行道樹應用。每到秋季桂花飄香時,不論騎車、坐車或行走,在路上聞到桂花的香味都會心情舒暢,别有一番風味在心頭。
參考資料
1.金桂·花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