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既是中國曆史上衆所周知的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又是鮮為人知的政治家。電影《孔子》就選取了孔子成就最小且最為失敗的政治生涯,展示了孔子51歲(即公元前501年)出任中都宰到73歲去世跌宕起伏的後半生。其中主要的情節有:夾谷之會、堕三都、周遊列國、子見南子、陳蔡被圍、孔子回國以及韋編三絕等,基本上與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裡所叙述的孔子生平主線一緻,同時又融合了孔子的學說主張,不時地穿插了《論語》中的孔子經典語錄,着力表現了孔子文韬武略的政治家風範、颠沛流離的“喪家狗”形象以及為師為父的仁者情懷,藝術地再現了孔子形象的魅力,讓觀衆近距離地感受到了真實而鮮活的有血有肉的孔子。 一、孔子形象魅力之一——文韬武略的政治家風範 春秋後期,禮崩樂壞,諸侯征伐、民不聊生,社會極為動蕩不安。在這樣的亂世,孔子卻一直堅守着自己恢複周禮、拯世救民的政治理想。他反對暴政,渴望“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的社會理想;他強調等級名分和社會秩序,試圖通過“正名”來維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顔淵》)的君臣、人倫關系;他主張舉賢,要求“舉直錯諸枉,可使枉者直”(《論語·為政》);他主張“有文事必有武備,有武事必有文備”(《孔子家語·相魯》),反對攻占殺伐……孔子的這些為政理念在影片中得到充分體現。 影片一開始,寫孔子任中都宰一年,實施禮治,取得了不錯的政績,回朝廷述職。因為魯定公的賞識和支持,孔子晉升為大司寇,這為他在全國推行禮治、實施自己的執政理念提供了舞台。彼時,魯國的朝政由“三桓”卿大夫孟孫氏、叔孫氏和季孫氏把持,這也是孔子施政時要面臨的重重阻力。而私下裡,他因阻止季桓子的家奴漆思弓免受陪葬之死,已經與之結怨。之後,他随魯定公赴魯齊兩國的“夾谷之會”,與齊景公和大夫黎 且鬥智鬥勇,維護了魯國的利益,從齊國收回汶上三城,回國後出任代國相。随即,為了打擊“三桓”的勢力而鞏固中央政權,他提出“堕三都”的舉措,引發佞臣謀反,在平叛之後,季桓子假傳定公旨意,罷黜了孔子。至此,孔子的政治生涯徹底結束。因此,當連魯定公都無奈地發出“戰敗了,誰還在乎你有沒有仁義”的歎息時,我們看到了孔子在政治上的失敗命運。 孔子的為政時間雖短,然其能文善武的政治才能得到了淋漓盡緻的發揮。無論是外交上獲得成功的“夾谷之會”,還是内政上歸于失敗的“堕三都”。尤其是魯定公十年的齊魯“夾谷之會”,更是彰顯孔子治國才能的高潮部分。會盟前,孔子謀劃為魯定公配備軍隊,并用善射赢得大司空五百乘兵馬的支持。會盟中,孔子不僅化解了齊臣犁彌等人突然發難,還以奇招鎮住了齊國大軍。會盟後,齊人為孔子的凜然大義所折服,歸還了汶上三城。可以說影片中“夾谷之會”的場景,既體現了孔子文武兼備的外交策略,又展示了孔子義正辭言的膽略和才智,較為真實地再現了孔子文韬武略的政治家風範。 如果說,“夾谷之會”是從正面展示孔子的施政魅力,那麼“堕三都”則是從反面坐實了孔子的政治才幹。“堕三都”是指孔子建議魯君毀掉“三桓”私邑費、郈、郕的城牆,防止他們擁城自大、各自為政,以求打破“三桓”割據的局面,達到強公室、抑大夫、貶家臣的最終目的。是時,“三桓”之家臣勢大震主,故此議亦得到“三桓”的響應。先是郈邑被拆掉了;在拆除費邑時引發了家臣公山不狃的叛亂,孔子率魯軍平定了叛亂;最後拆除郕時,則沒有成功。至此,“堕三都”的計劃失敗。這一劑猛藥,不僅震醒了“三桓”,還驚動了鄰國的齊景公,他們一明一暗,合力剝奪了孔子的施政舞台。雖然孔子的政治生涯因之結束,但“堕三都”這一環節更讓我們見識了孔子那不可小觑的為政能力。 二、孔子形象魅力之二——颠沛流離的喪家狗形象 所謂“喪家狗”,通常是用來形容人凄凄惶惶、無所歸依的狼狽樣。這一說很符合孔子當時滄桑落魄的外表,然用“喪家狗”來比喻孔子,亦是對其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雖然曆經坎坷,卻始終保持傲骨的一種褒揚。《韓詩外傳》有雲:“汝獨不見夫喪家之狗欤……顧望無人。(丘)意欲施之,上無明王,下無賢士方伯,王道衰,政教失,強陵弱,衆暴寡,百姓縱心,莫之綱紀。是人固以丘為欲當之者也。”這既是孔子精神世界的真實寫照,也是對孔子“喪家狗”形象的最好注解。 公元前497年,54歲的孔子被迫離開魯國,開始了周遊列國十四年的颠沛流離生活。期間,他來往于衛、陳、宋、蔡、葉、楚等國,想勸說諸侯,希望得到重用,以便實施自己的政治主張,然而根本沒有哪國國君願意采納孔子的建議。影片寫孔子冒雨離開魯國,跌進泥水裡仰天長笑的悲涼,可謂開啟了孔子輾轉漂泊于異國的“喪家狗”之旅,也是孔子為政理想得不到實現的一個縮影。 一路之上,即使是治國理念得不到實施、希望一次次落空,孔子始終懷揣“治國平天下”的理想與熱情,其當仁不讓的氣勢令人歎為觀止。影片中寫衛靈公起初是很尊重孔子的,不僅按照魯國的俸祿标準發給孔子俸粟6萬,還懇請孔子能夠見一下自己的夫人南子。南子見到孔子,絲毫不掩飾自己對孔子的愛慕之情,二人的談話内容也很廣,涉及了《詩經》、禮讓治國等問題。之後,南子請求衛靈公重用孔子,但衛靈公最終并沒給他什麼官職,也沒讓他參與政事。然因“未見如斯好德如好色之人”,也因為預感到衛國即将大亂,孔子離開了衛國。他在衛國為政的願望也随之化為泡影。同樣,其他國家也沒有為孔子提供為政的舞台。 一路之上,即使是身處逆境、困境、危境之中,孔子也不以之為絕境,始終坦然面對,将積極樂觀而又不失堅韌的人生态度落腳在具體的人生行為當中。影片中孔子離開衛國後,與弟子居于宋,在講學之際遭遇宋國大司馬桓魋派人砍樹破壞,孔子依然鎮定處之,神色自若地為弟子講誦《詩》《禮》。再如“陳蔡被圍”的情節,寫孔子與弟子于陳蔡交界空村中被困七日,衆弟子斷糧挨餓,有人不禁對老師産生了懷疑。面對如此艱難的環境,孔子雖然面容憔悴,卻用琴聲傳遞着“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的堅強心境,并經受住了苦難現實的考驗。 一路之上,即使被世人誤解或嘲弄,孔子始終堅守“士志于道”的人生理想,堅持向自己的學生傳道。影片寫子路問津,招緻了農人的嘲弄,還有人勸他隐居算了。面對這種情形,孔子僅是淡然一笑而過。尤其是當孔子與衆弟子失散又重聚時,弟子複述他人眼中的孔子,稱“東邊有個外鄉人,其額像堯帝,其肩像子産,神氣像大人物,卻狼狽得像喪家之犬”。孔子聞聽“喪家之犬”之語,開懷大笑,認可了這一說法。雖然時人認為孔子的道行不通,但孔子依然堅持向學生傳授君子的必修課“詩書禮樂”,傳播“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以忠孝為本,可以使人道和諧、百業興旺”等治國理念。 總之,影片以散文式的結構展現了孔子周遊列國的困頓窘迫,一路遭遇饑寒交迫、戰亂逃難以及愛徒死亡,但他一直堅持傳道,慷慨悲歌,既讓我們敬畏和歎服,又讓我們感受到孔子賦予“喪家狗”這一稱号的精神内核。 三、孔子形象魅力之三——為師為父的仁君子情懷 雖然影片重點凸顯孔子的政治理想,但也不忘展示了孔子為師為父的仁君子情懷。從片頭弟子淨手聽孔子的諄諄教導,到結尾皓首窮經作《春秋》,始終穿插着孔子和衆弟子在一起的生活場景。尤其是周遊列國期間,師生之間患難與共的深厚情感,可謂催人淚下。孔子衆弟子尤其是漆思弓、顔回、子路、冉求等人的所作所為,既讓我們感受到孔子對弟子言傳身教的影響和領悟到孔子精神的偉大,又從不同的側面展現了孔子為師為父的仁君子情懷。 漆思弓是影片中虛構的孔子弟子。此人原本是季平子生前愛奴,因抗拒殉葬倉皇出逃,後遭追捕斷臂,被孔子收納為徒,一直随孔子周遊列國,後來又随冉求回魯國迎戰齊軍。因為他,孔子在朝堂之上雄辯群臣,強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力主廢除人殉陋制,使得魯君最終廢除了人殉陋制。 顔回外表文弱卻意志堅定。顔回之死是影片中最牽動人心的一幕。為了搶救孔子的著述,他反複潛入水中抓取竹簡,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孔子抱着顔回的屍體大哭,弟子們勸他,已經三個時辰了,緩不過來了,可是孔子依舊抱着顔回屍體不肯放手,其場面令人震撼。 子路孔武有力,一路伴随孔子左右,為老師保駕護航。後來,為了實現老師的政治理想,子路出仕衛國。子路之死則是影片中最悲壯的一幕。衛國動亂,子路為保護幼小的衛君,浴血奮戰,在生命垂危之際,扶冠就義,聲言:“我的夫子有教,君子就是死,冠帽也要戴得堂堂正正!” 冉求在陪伴孔子周遊列國時,被召回魯國做官,并在齊魯大戰中率領魯國軍隊取得勝利。交戰時,冉求展示了非凡的射箭和駕車功力。戰後,當季康子問他軍旅的本領是學來的還是天生就會的,冉求回答:“學之于孔子”。他不求任何賞賜,隻是一再地殷殷懇求能讓自己的老師回國。在冉求的努力下,68歲的孔子最終回到了魯國。 本片的不足之處,就是對“子見南子”事件的處理。“子見南子”是事實,然因史載簡單,為後人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然影片将南子想象成孔子的知己,甚至讓她死時腦海中依然浮現孔子的影像,實在是一大敗筆。尤其是南子所言:“世人也許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體會夫子痛苦中領悟到的境界。”這樣的設置,讓愛師如命的顔回、子路、冉有等衆弟子情何以堪?孔門号稱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難道真的就找不出一個懂得孔子之人麼? 總之,電影《孔子》以非常嚴謹的創作态度展示了孔子推行禮樂仁和的大同世界的艱難曆程,褪去了附加在孔子身上的“聖人”光環,将其還原為“人”,表現了孔子終其一生堅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的高尚人格,塑造了一個人性的、鮮活而傲岸的孔子形象。恰如導演胡玫所言:“我們都聽過孔子這個名字,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他的事迹。也許我們也在背‘四書五經’,但不一定真正了解我們民族的文化之根。電影是一種先進而又行之有效的傳播手段,我想通過它,讓孔子走出《春秋》和《史記》,走進現代人的視野。這也是我拍攝電影《孔子》的初衷。”确實如此,影片不僅多方位地再現孔子形象的魅力,還讓我們看到孔子的仁和思想在今天仍具有積極意義。